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打开格局最好的方式

打开格局最好的方式

开始打字练习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几年有个词一直很火——格局。

但是对于什么是格局,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前几天看王志纲老师给格局下了个定义:

所谓格局,就是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世事纷繁复杂,格局大的人,可以在一堆道理中,找到最大的那个,让小道理服从它。

放在个人身上,就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企业层面,就是找到核心竞争力;

在区域层面,就是在一盘棋上找到棋眼。

而格局小的人,要么是欲望多,要么是脑子乱。

欲望多,舍不得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脑子乱,分不清大小王。

如果能克服这两点,就能打开一个人的格局。

1.克制欲望,舍得放弃

历史上,刘邦早年的评价是:“贪於财货,好美姬”。

刚进咸阳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搬进了秦王的宫殿。

搜集珍宝美女,开始享受胜利果实。

手下诸多将领,也开始有样学样。

只有樊哙和张良来劝他。

当时刘邦很不满意,自己打了这么久的仗,好不容易进了咸阳,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樊哙没有劝动刘邦,被骂了回去。

张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方面告诫他:秦朝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亡的,我们再这样,也离灭亡不远了。

另一方面:项羽虎视眈眈,马上就来了,惹恼了项羽,咱们就玩完了。

好说歹说,终于让刘邦放弃了当下的欲望享受,还军霸上,封存府库。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刘邦化龙最重要的一步。

自古以来,久贫乍富,能守住欲望,最终登顶帝位的人,很罕见。

几千年来,也只有朱元璋和刘邦两个人。

赤眉、闯王、太平天国洪秀全,这些人都是因为耽溺欲望而坠入深渊,最终万劫不复。

每个人都知道自律,但是能真正克制欲望的人却少之又少。

古人说:淡泊明志。

欲望弱一些,才能明晰自己的目标,欲望小一点,才不会被遮蔽方向。

清末大臣翁同龢主政的时候,向某国借款。

因为借款会支付大量的利息,所以有人给他送去一份回扣,希望从自己银行出借。

翁同龢严词拒绝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光绪。

光绪大怒,下令彻查,看看到底都是谁分了回扣。

第二天,翁同龢上朝,光绪说:“昨天的事不必追究了。”

说完,仰天长叹。

原来慈禧也分了回扣。

慈禧要做寿,要修园子,到处都需要钱。

她当然知道国事为重,但是却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

在大清的生死存亡之际,大清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不努力拯救国家,反而见钱眼开,用尽一切方法满足自己的私欲,败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钱穆说:大成者参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

层次高的人考虑的是大的方向和战略,层次低的人满脑子都是利益和欲望。

欲望就像是眼前的树叶,挪开了,人的视野才能开阔,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前行的道路。

挪不开,就只能走哪算哪,指不定啥时候掉坑里。

把欲望先放在一边,让欲望服从理智,一个人才能看清前路,才能行稳致远。

2.学会升维,理清脉络

提起曾国藩,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笨”。

但在历史上,曾国藩可一点都不笨。

太平天国持续了十四年,最强盛的时候,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为了平叛,普通士兵牺牲超过百万人,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牺牲了四个。

曾国藩能攻破金陵,确实是不世之功。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脑子清楚,敏锐抓住了“安庆”这个棋眼。

当时的咸丰皇帝喜欢“微操”,但是他思维混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总被太平军牵着鼻子走。

太平军攻陷苏州常州,他就执意让曾国藩去收复。

理由是这些都是财税要地,不能丢。

但是曾国藩却知道,这些地方无关痛痒,与其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如集中力量打蛇七寸。

财税是小道理,棋眼才是大道理。

金陵城高,不能强攻,只能围困。

奈何它的上游有个安庆,可以源源不断运粮、运兵,围上个两三年,根本无伤大雅。

所以拿不下安庆,基本就破不了金陵。

在安庆会战的时候,曾国藩重兵包围安庆,太平天国马上就慌了。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一边派人救援安庆,一边带兵突袭湖北分担安庆压力。

曾国藩的死党胡林翼是湖北巡抚,他当然不能坐视,力劝曾国藩抽调兵马回援。

曾国藩却没有给老友面子,顶住压力,就是不撤。

从全国考虑,湖北是小道理,安庆才是大道理。

安庆是棋眼,棋眼拿下了,这一盘棋就活了。

如他所料,围城一年多后,安庆粮绝城破。

湘军拿下安庆之后,节节胜利,很快攻破金陵。

太平天国总理人洪仁玕也感叹,丢了安庆之后,基本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曾国藩说:成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意思是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你的认知和见识。

如果认知浅薄混乱,分不清主次轻重,注定很难有好的结果。

认知越高,格局越大,才能更好地做好战略,做好规划。

战国初期,魏国是天下第一强国,魏武卒更是当时的战力天花板。

但是最后完成一统的,却是秦国。

归结原因,是因为魏国的战略错了。

当年吴起给魏国的战略是西进。

占据相对不太富饶的关中地区作为大本营,慢慢发展,积累实力。

凭借天险,魏国可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魏王眼皮子浅,一心要争夺富饶的河内平原,选择了东进。

河内平原太过繁华,又无险可守,谁都想分一杯羹。

所以东进的魏国在空间上陷入了多国混战中,随着时间推移,自身实力不断削弱,最终一蹶不振。

反而是西面的秦国,拿下函谷关之后,闭门发展,积淀实力,很快异军突起,进而东出灭掉六国。

如果当时魏国继续沿用吴起的战略,天下大概率是魏国的。

吴起看的是未来,魏王看的是当下,只是盯着眼前的人,注定是走不远的。

曾国藩说:欲做大事,先明大局。

自古以来,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大局观之人。

他们往往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通盘考虑,统筹全局,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得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拥有更高的视角,才能穿透事物的表象,看清事情真相,

所以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升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扩展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一个人才能理清事情的脉络,在复杂的世界中,看到未来的路。

很多人可能说,这些都是帝王将相的故事,离我们太远。

他们的格局,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学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打开自己的格局,对我们工作、学习,处世都有很大的助益。

王志纲老师说他很喜欢袁枚的一首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藓长在背阴的地方,太阳照不到,但它却依旧会开花。

尽管苔花看起来很小,小得像米粒一样,但是它照样跟牡丹一起争艳。

即便是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格局。

柴米油盐,工作处世,都是格局的修炼场。

打开自己的格局,人生才不会困于眼前的得失。

打开自己的格局,我们才不会走偏人生的道路。

打开自己的格局,人生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更大的天地。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