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认知觉醒》第六章第三节

《认知觉醒》第六章第三节

开始打字练习

行动:”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解

细数这世上的难事,”知行合一“肯定算一条。

有太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这种困惑来的如此自然,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

有些人走出了,有的人却始终困在里面。走出来的人看得透亮,而困在里面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付出再多的心血也无法达成一次持续的行动?在他们心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执念:自己现在不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等找到那个方法以后,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于是他们在寻找、搜集道理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阅读了很多有道理的书,收藏了很多有道理的文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却始终不能俯下身子去行动。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担心方法不是最优的,贸然行动会走弯路等,殊不知,这样的观望、等待本身就无效率可言。更使人困扰的是,道理知道得越多,行动力反而越弱,因为似乎总有更好的道理等着我们去发现。

”知多行少“就像是一个死结,越拉越紧,以至于眼看着自己成为”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却不知如何是好。当他们看到同龄人,甚至是后辈通过扎实的行动功成名就时,扭斜懂得的道理就会一股脑地化为焦虑倾泻而出。懂的越多,焦虑越多,无力之下,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房多人因为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总想跳过行动环节,寻求捷径,最后发现:这才是走了弯路,真正的捷径正是那条看起来漫长且低效的行动之路。

不久前,读者“A丽”在后台留下一个经典之问:“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应对?”我当时回答:“真想破解,方法也有,就一条:直接去做!”

这回答虽然没毛病,但现在看来的确有些简单,我想到有必要再做一个更翔实、清晰的阐述。作为过来人,真希望每个迷茫的生命都能移去眼前的迷障,也愿你的知行困惑再次消除。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知而不行的人,凡事满足于知道,行动力极弱,很少主动、持续做成过什么事。真正促使我们移去知行迷障的,是对大脑学习机制的认知,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大的盲区。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用神经科学的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受到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这一点不难理解。当我们还不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看别人骑,会觉得那并不难——只要手把方向,双脚 交替踩踏就可以了。然而真到了自己骑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重心左摇右晃,方向左摇右摆,速度快不了,害怕灰摔倒,紧张得厉害……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进行足够多的练习,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野没有受到过足够多的刺激并产生强关联,所以,即使我们能清雄理解骑自行车是怎么回事,但这项技能自己实际并未掌握。直到我们学会这一技能,再经过无数次的日常运用,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连接才会变得异常牢固,我们才会真正掌握骑车这项技能。

在技能学习的路径中,仅仅“知道”是无法形成反馈闭环的,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反馈病患才能经由“做到”这个节点得以形成。

所有的技能学习都遵循这个规律,诸如走路、说话、画画、弹钢琴……技能学习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直到可能利用潜意识自动执行。但当我们进行认知学习的时候,却会产生一种天然的错觉——认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好像掌握了这项技能。比如当我们学会了一个知识、明白一个概念或相通一个道理时,在“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们确实提升了认知,甚至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种感觉非常美妙,就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就能体会到这个认知给自己带来的正向反馈。

这个正向反馈在当时是真实的,但仅凭一次强烈的神经元刺激远远无法形成强关联,所以这种认知也是极不稳定的。而此时大脑已经接收到认知带来正向反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得到了,从而忽略或轻视后续大量的练习。

因此,绝大多数人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停留在“满足于拥有或知道”的阶段。当我们下单买书的那一瞬间,感觉特别棒,就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一样,就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一样,但收到书后,可能就再也想不起去读它们了;当我们得知“元认知能力”这个概念时,惊叹原来这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然而在真实场景里却又记不得去运用它;当我们领悟”一天不看手机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时,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对手机信息的危害看得无比通透,然而没过几天,再次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又会把书放到一边,掏出手机开始玩。

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这些美好的认知将永远不会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

当然,如果你灭类就是一个”知而不行“的人,千万不要自责,因为”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凡事能简单得到的,人就不会选难的;有短的反馈回路,人自然不会选择长的——这就是大脑做选择时 的默认逻辑。在缺少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察觉这一点。

我们把技能学习路径和认知学习路径合在一起,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知而不行“的原因了。

好在我们可以觉醒。觉醒就意味着看清,意味着主动改变默认设置,并做出新的选择。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很多人不原因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这个观点看似合理,实际上非常可笑。从大脑的学习机制推断,无论学习一项技能,还是养成一个习惯,背后都是相关神经元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关联过程。那么在一开始、在神经元关联很弱的情况下,做不好是正常的。我们无法在刚学琴时就弹出流畅的曲子,野没办法一下子轻松地坚持早起。在做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先想想自己的现实状况,给神经元更多的关联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好,我们还要学习什么呢?

但很多人认为自己必须又绝对优势或极大的兴趣和天赋才愿意行动,否则就直接放弃。就像小孩子在玩游戏时必须保证自己能赢才愿意玩,否则就不玩了。可是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我们应该学习用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即使做不好,也要持续练习,给神经元留够关联时间。

《思维导图》的作者东尼·博赞和巴利·博赞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养成习惯时大脑的工作情况。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路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一些,就像在丛林里清出一条小路一样。一开始非常费劲,但时随着你经过这条路次数的增加,这条路也会开辟的越来越彻底,你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慢慢变小。到最后,这条小路会变得平坦而宽阔。

这从侧面证明:只要不断练习,神经元之间的关联必然会越来越强,即使你感觉自己暂时在退步,也不要气馁,因为你可能进入了学习的平台期。

希望和耐心都藏在你的刻意练习里,藏在不断强化的神经元关联里,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件事,只要持续练习,你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做得好,总有一天,你会真正体验那种“做到”的快感。

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

对一些人来说,这部分内容有些打击人,因为我不断描绘了这样一个残酷现实:道理不可能很快实践,道理也不会轻松实践。所以另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真正能做的事情其实非常少。这也引出了人们不愿意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欲望太多。

面对“道理都懂,就是不做”这一问题的人通常不清楚真正做成一件事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因为他们很少真正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所有的想法都只在脑海中盘旋。但凡真正主动做成过一件事的人都知道那并不容易,无论是从学会弹钢琴到弹奏自如,还是从养成早起习惯到终身坚持早起,都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执念。而打破执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着眼于现实改变,毕竟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如果学习不能让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哪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到: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一篇文章、一本书就算讲得再有道理,倘若最终没有促成自己改变,我便认为读这篇文章、这本书的过程是无效的学习,因为在需要的时候,我却提取不出任何让我频频点头的道理,所以尽管它们进的看上去很在理,但实际上与我没有关系,这样的道理我会大胆地舍弃。

当“改变”成了读书学习的最高标尺后,我们的学习量还有可能下降。比如当你真正明白“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个道理时,网上所有关于“目标聚集”的文章都不会再对你又吸引力了,但如果你并没有明白,那么你依然会在看到类似文章时觉得很有道理,然后一个劲儿地把它们往收藏夹里塞。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