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五)
1.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1)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边城》、193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及其他许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
(2)沈从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城市与知识阶级,一类写乡村与无产阶级。
(3)沈从文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
2.沈从文小说的特色:
①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②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边城》
3.《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P215——217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
1.“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因三人合集《汉园集》)
2.中国诗歌会:
(1)时间地点: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于上海成立。
(2)主要发起人:黄浦芳(蒲风,代表性的诗人)、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
(3)主要刊物: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
(4)主张: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穆木天在《新诗歌·发刊词》中提出这一诗派共同创作纲领:“我们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
(5)代表作家及作品:蒲风出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和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等。杨骚的《乡曲》、穆木天的《守堤者》、王亚平的《十二月的风》、柳倩的《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的《我们的堡》、江岳浪的《饥饿的咆哮》等。
(6)风格:中国诗歌会诗人尝试讽刺诗、儿童诗、朗诵诗、大众合唱诗等新体诗,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
3.臧克家,代表作《罪恶的黑手》,由于他的诗作注重表现中国的农村生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当时便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
4.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
5.戴望舒,被称为体现了“新诗的第二次整合”。
(1)192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后,先后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四部诗集出版。
(2)他的成名作是《雨巷》,也被称为“雨巷诗人”。
(3)诗集《望舒草》收录了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4)《我用残损的手掌》则吸取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爱吕雅、苏拜维埃尔等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6.卞之琳,新诗的重要选集是《雕虫纪历(1930—1958)》。 作者:努力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