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烤肉自助,碰巧看到有人问自助餐怎么吃最划算。
清一色不要喝碳酸饮料,想起我进门就先倒了杯芬达,有些感慨。
去吃东西,尤其超过正常生活水平的自助餐,最主要收益是品尝食物味道,其次才是填饱肚子。如按饱腹标准,怎么吃都遗憾,不遗憾的代价就伤身。
自助餐的回本不在量多,而在这模式,可像皇选妃,每样尝一口。再吃几口尤为喜欢的。
三块钱的可乐第一口值两块五,第二口四毛,剩下连同瓶子值一毛。利用边际效益,仅有的胃容量,什么都尝点,得到最大品尝快感。看到大学生如何充实生活,大学里做什么能最大程度回本?
大学不就是个自助餐厅,大多数菜,大多数事,你都可自由选择,时间就是胃容量,极有限。
看很多人评估什么社交更有用,什么书更值读,仿佛在自助餐厅拼命塞海鲜。有人从不喝果汁,不吃廉价但有味的小菜。
有人急功近利得可怕,没头没早起,兼职考证。
不过也理解,淮第一次上大学不像第一次吃自助那样,瞬间得到大把自由,想吃到不能动弹呢?
可不值得可怜的是,明明吃很多次,一次一次拉肚子,明明大学过了很多天,不闲到发霉就忙到要吐。更可怜,有些人为对得起学费,玩时担心浪费,学时莫名跟风。
自助餐唯一能回本的是专注于不样品味体验,珍惜自由的最大快感。大学充实方向,同样不是拼命去填满,而在有限时间里,做最多尝试。没喝过七八种果汁,怎知道最喜欢什么?
没把所有菜都尝一口,怎能把胃留给最喜欢的味道?
比什么都不做还可怕的是,什么都没试,就四处搜集过来人经验,挑最贵的胡吃海吃
长远来说,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至于我自己,大一也过了一个学期。
没拉小提琴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擅长二胡。
没撩研究生学姐之前,我一直以为同班同学是最好的选择。
每天十一点睡觉,六点起来,是因为上学期天天通宵,相比之下觉得早起精神状态更好。
上学期打工,是觉得好玩,现在发现没有个像样的文凭,连被社会压榨廉价劳动力°的资格都没有。撩妹的时候我可不会思考这是不是无效社交°,看书的时候我可不会思考这些冷门的故事与谁诉说。但不管做什么,都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不管择什么,都是在大量尝试后当前认为最合适的。你问大学怎么充实自己生活?
我只能拍着胸脯说牛排和鸡翅我更喜欢鸡翅,却不会无耻到教你怎么吃二十个翅回本。已经结账饿着肚子坐在自助餐厅的人,真不该问别人如何充实自己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