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教育就是:距离和爱

教育就是:距离和爱

开始打字练习

最近,身边遇到两件事:

一个是男孩子,四年级,思维敏捷反应快,偷偷充值打游戏,作业草草了事,学习一落千丈。家长屡教无效,很苦恼。

一个是女孩子,平时学习很优秀,到了六年级,经常跟大人顶嘴,不按时做作业,不按时吃饭。大人也被搞得无法。

从心理学角度,孩子四年级开始,自我个体意识增强,教育方式也应有所改变。但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归根结底,家长在孩子小时候,规矩意识不强,或者实施规矩不科学。长期没引起重视,导致问题显现,越来越难解决。

规矩,越早立越好,规矩和爱,是教育的核心。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某个角度讲,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规则的理解都源于家庭的启蒙。因此,规矩的设立要趁早,要让孩子在成长的初期就明白:世界是有秩序的,每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段都需要遵守既定的规则。

规矩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矩不一定要写下来,可以是共同的约定。比如,饭前洗手,饭后收拾碗筷,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都是家庭中的小规矩。它们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规矩的本质,是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规矩,其实是为了科学管理时间,科学做事,让孩子学会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规矩,也能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按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规矩是共同的事,立规矩之前,我们需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立这样的规矩。只有当孩子真正理解了规矩背后的意义,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遵守,而且为能做到守规矩而快乐,自豪。这样的规矩,才是真正的规矩,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规矩是静心学习的前提,一个遵守规矩的孩子,才能心无旁骛,在学习中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抓规矩就是培养习惯。这样的习惯,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交往的,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规矩立了一定要实施,不能只立不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当大人自己遵守规矩时,才能义气要求孩子去遵守。同时,我们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家长也可以通过规矩树立威信。言必行,行必果。当我们通过规矩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时,也让孩子感受到规矩的威严和力量。

有规矩的爱,才是真爱。孟子认为,规矩和爱连在一起,规矩的效果取决于仁爱。立规矩,必定是基于爱,理性的爱。爱孩子,不是无条件的纵容和溺爱,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真正的爱是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说不定,还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隐患。爱孩子,就要给孩子立规矩!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