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夫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一个海关工作。每天有数以千计的车辆从这个口岸进出。彼得的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迅速查验来往司机的证件后,就放他们走,只在有人引起他的怀疑时,他才会去察看可疑人的车。当然,彼得这种靠直觉作出的判断,也有失误的时候。
彼得第一次见到约翰·维尼时,心里就产生了怀疑。这人开着一辆簇新的黄色凯迪拉克前往墨西哥,汽车音响放着刺耳的摇滚乐。这种故意把音量放到最大的做法,使彼得想到魔术师表演节目时分散观众注意力的伎俩。
彼得记下车号,打算等它返回时对它进行检查。可直到他下班也没见凯迪拉克回来,他把问题向接班的同事做了交代,就回家了。
他几乎忘记黄色凯迪拉克那档子事了。可到了下一个星期六,却又看见了它。仍然是出关。从美国前往墨西哥。车里依旧大声地放着摇滚乐。彼得急忙跑去给边境另一侧的墨西哥边防站打了电话,让他们仔细搜查那辆凯迪拉克。彼得远远地看见车子靠边停下,墨西哥的海关人员开始检查车子。车主维尼站在一旁若无其家地抽烟。他身材又高又瘦,衬衫和领带都同样花哨得刺眼,以至于从远处看去,活像路口的红绿灯。
半小时后,维尼开车离去。彼得心想,既然在墨西哥入境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等他回到美国时,肯定带着走私物品。于是,他决定推迟几小时下班。可是凯迪拉克迟迟没有出现,那辆车仿佛消失了,后来几天都没有从墨西哥返回。
下一个星期六的晚间,彼得正常当班时,惊讶地发现黄色凯迪拉克又出现了,依旧是前往墨西哥方向。彼得马上意识到,黄色凯迪拉克肯定是每次从这个口岸出关,在别的口岸入关返回。
彼得向海关关长反映了自己对维尼的怀疑,关长立即通报了所有的边境口岸,请他们注意,一旦发现维尼的黄色凯迪拉克从墨西哥返回,便仔细地对其进行检查,可是,彼得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受到任何有关检查那辆车子的情况通报。
又到了星期六,彼得再次看见了黄色凯迪拉克开往墨西哥方向。他判断,维尼肯定是运输走私物品,从美墨边境线的什么地方偷渡入境。他想,维尼和黄色凯迪拉克的秘密通道必须尽快查明。
海关人员查出了维尼在圣地亚哥的住址,开始日夜对其监视。维尼消失几天后终于回家,他把车子开进车库。以后几天,维尼没有任何异样的表现。到了星期六的傍晚,他才坐到方向盘前,开动汽车直奔边境。一辆边防警察的车悄悄跟在他后面。
开始是一切都很顺利,可后来,到了墨西哥边境城市的一个十字路口时,维尼突然一打方向盘,从边防警察的视野中消失了。
警察们确信维尼是故意暴露在他们面前,然后又狡猾地把他们甩掉的。气愤之下,他们申请了一张搜查凯迪拉克轿车的许可证。彼得征得上司同意,同警察们一道前去搜查。
维尼是星期三回家的。看到带着搜查证前来的警察,他感到很惊讶,但并不害怕,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车里没有任何违禁物品。
警察们把车子翻了个底朝天,每个角落,每个螺钉都查遍了,可是一无所获。然而,临走时,警察察觉到维尼露出一丝不安的神色。他知道这次搜查绝非偶然,从此之后,他的每个举动都会受到警察的监控。
星期六,彼得看见维尼的凯迪拉克车又过了边境。进入墨西哥后,他把车子停在靠近边防检查站的美国领事馆前,下车走进楼里。后来,美国海关人员通过他们的情报人员了解到,维尼请求有关当局为他办理定居墨西哥的手续。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回美国。果然,黄色凯迪拉克再没从那个边防口岸进出。
彼得又一次见到维尼,是一年半以后。当时,他到墨西哥去观看快艇比赛,在人群中,他的目光偶然被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子吸引住了。他的衬衫和领带都花哨得刺眼。彼得认出他就是维尼,便向他走去。
“你好!你还记得我吗?”
维尼的脸上露出惊异的笑容,可当他终于认出这位海关关员时,神情立即显得不安起来。
“你不用担心。”彼得安慰他道,“我并不是为了你才到这里来的,我感兴趣的只是快艇比赛。”
维尼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两个人一同观看赛艇,然后到一家咖啡馆去吃东西。维尼告诉彼得,他在附近的小城里开着一家饭店和一个赛艇俱乐部。他到这里来就是为了买两艘赛艇。他甚至还邀请彼得到他那里去做客。
“你的饭店和赛艇都是用你走私所得的钱财买的吧?”彼得直截了当地问。
维尼显得局促起来。他尴尬地笑笑:“你猜对了,朋友。”
“你还在干走私的勾当吗?”
“我早就洗手了。”
“难以想像。”彼得摇摇头说,“一般说来,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生意红火的走私者是不会收手的。”
“可我有这样的理由。你们盯得我太紧了,因此我决定放弃。”
“既然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当时所有的边境口岸都接到了通告,都在等待你从墨西哥回来时将你和车子人赃俱获。你是怎样顺利地回到加利福尼亚而没有被发现的?”
“那时我连自己的汽车都没有,当然也不运任何走私货物。我或者步行,或者乘坐长途汽车,或者搭别人的车从墨西哥回国。我从墨西哥带回国的唯一物品是我的汽车牌号。因为,我当时干的是一种特别的走私——把从美国偷到的黄色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弄到墨西哥去。我每星期开一辆偷窃的汽车到境外,你们却以为那是我的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