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各地政府争相搞文旅花式“宠粉”,是“赔本赚吆喝”吗?

各地政府争相搞文旅花式“宠粉”,是“赔本赚吆喝”吗?

开始打字练习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1.19亿人次。很多传统旅游目的地持续火爆的同时,一些中小城市也异军突起:清明三天假期,“新晋顶流”天水市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徐州单日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639%;在河南开封,部分景区人多到令本地人直呼《清明上河图》画得太保守。

为了接住假期流量,各地文旅部门在主打一个听劝的同时,更是整活接连不断,“宠粉”持续升级:从高铁票、景区门票优惠打折到旅客诉求“一帮到底”,从政府大院免费停车到各类“非遗”炸街巡演,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在甘肃天水,由于全市接待能力有限,当地还腾出了尚未投用的新建学生宿舍楼,让无地住宿的游客免费入住。

不过,文旅部门花式“宠粉”引来赞誉的同时,网络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相比于制造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对GDP和财税收入的贡献有限,“顶多算锦上添花”。各地文旅部门如此“兴师动众”,举一地之力接“泼天富贵”,有“劳民伤财”、过度“宠粉”之嫌,是豆腐搅成了肉价钱,在“赔本赚吆喝”。

这样的论调站得住脚吗?文旅业如此“宠粉”,到底图啥?天水市副市长张宇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或许是最好的回答:文旅对政府税收的贡献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它可以解决就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它是一个富民产业。让老百姓能真正的增收,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我们政府最终的使命。

的确,从去年的淄博到哈尔滨,再到最近火爆的天水麻辣烫,仅仅从可见的账面来看,率先收入翻番的多是当地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街边餐饮小店、外卖配送员等,这些平常赚“辛苦钱”的低收入群体,往往是“流量”红利的明显受益者。携程发布的《2024年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也显示,假期期间国内租车订单同比增长240%。因此文旅越火,群众的钱袋子就越鼓。

而从长远的经济账来看,文旅的兴旺不仅能促进就业,带动招商引资,更能引领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一碗天水麻辣烫为例,滋味中不可或缺的甘谷辣椒、麦积花椒、土豆手擀粉等,均是一方百姓的收入所系。城市火“出圈”,很多土特产销量也跟着“爆单”,农民收入自然水涨船高。麻辣烫“根本烫不完”的背后,田间种植、特产加工、物流配送等行业同样“热辣滚烫”,可谓一业旺而百业兴。

发展文旅产业,既要算有形的经济账,也要看到无形的财富。纵观近年来各大“网红”城市的走红,可不只是单纯地靠“吃吃吃”“玩玩玩”,更“留客”的往往是一地之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今年清明节假期,除了天水,开封、大同、景德镇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同样火爆,“非遗”,民俗、博物馆等都是旅客体验打卡的必选项,文旅“引流”若能带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出圈”,“宠粉”更“卷”一点又何妨?

当然,对各地文旅部门而言,网友的质疑确实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毕竟一地文旅的兴旺,最终要靠勤练“内功”,深挖本地特色、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宠粉”的根本之道,若无视游客深层次旅游体验,只想做些表面功夫忽悠大伙先“上桌”,这样的“赛道”恐怕只是一条文旅竞争的“死胡同”,迎来的恐怕也不是“泼天的富贵”,而是“流量的反噬”。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