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从“治未病”想到的城市管理

从“治未病”想到的城市管理

开始打字练习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顺应城市发展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对推进我国城市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治未病”的思想,贯彻“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实施打造韧性城市系统工程的举措,是适应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必然要求。

“治未病”要着眼全局,做到“综合诊察、辨证论治”。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步步落后、处处掣肘。城市治理不能满足于“看急诊”,更要“治未病”“防未然”。城市的安全感来自于突然事件的快速处置,更依赖对风险隐患的预知。“治未病”要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工具,对城市运行的海量数据进行全景、实时、精准的“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找准可能引发风险的堵点、通点和难点,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

“治未病”要精准施策,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出现问题就像是生病,应急救助固然“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是良策。“治未病”要把城市应急管理重心前移,扎实做好灾害预防,避免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防止类似灾害的再发生。要健全风险评估、检测预警和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紧盯关键环节、整治突出问题,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治未病”要立足长远,坚持“扶正固本、标本兼治”。现代化城市治理既要提升“抗灾”能力,更要注重增强“耐灾”韧性,“治未病”要周密布局“硬资源”提升防灾救灾能力,更要注重构建“软支撑”,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组织动员能力、改进综合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抵御灾害快速恢复的重建能力,增强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各种资源的承载力,强化城市抵御“非常态状况”冲击的适应能力,增强城市疏散风险隐患、化解风险隐患的自我修复能力,把城市打造的更加“健康“”强壮”,多维度筑就城市的韧性之躯。

“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用“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指导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具体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综合治理体系,必将为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